玉环汽车减震器产业创新之路“三部曲”
在当今中国,甚至在国际汽车减震器产业界,玉环县就是一个品牌,这是一个盛产汽车减震器的地方。三十年的创新成果
三十年前,玉环是一个农业小县,人们以捕渔、种田为生。
全县270多平方公里陆地面积,养育了39万贫穷的常住人口。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,玉环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县,2007年工业生产总值700多个亿,外来务工人口超过了25万。玉环经济发达,市场繁荣,人民小康,社会安定。
玉环县有汽车减震器、水暖阀门、医疗器械、眼镜配件、家具、机床等六大产业集群。其中汽车减震器是玉环工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,有生产企业1700多家,百分之一百的民营企业,吸纳了11万从业人员,生产了5000多个品种。我们借用丰田公司的一句广告语:“有路就有车,有车就有玉环汽摩配”。80年代中期,玉环在业内就有中国南方最大的汽配生产基地的美誉;2004年11月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授予玉环县为“中国汽车减震器产业基地”。这个整体上的区域品牌,在国内还是第一家。2004年,玉环县汽车减震器产业实现产值113个亿;2007年,达到了224个亿,三年时间翻了一番。2006年,国家发改委、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命名142家“国家汽车减震器出口基地企业”,玉环县有5家企业名列其中。这在县级经济区内位居全国之首。在当今中国,甚至在国际汽车减震器产业界,玉环县就是一个品牌,这是一个盛产汽车减震器的地方。
在玉环这样一个历史上以渔业、农业为主的边远小县,是怎么样转轨到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大县?在这样一个1958年才通有汽车的东海小岛,为什么会兴起汽车减震器这样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,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家汽车减震器产业基地?很多来玉环考察的业内人士都感到不可理喻,甚至近乎于天方夜谭。一位来玉环考察的北美国家的驻沪领事,他告诉我们,在国外就听说了,玉环的汽车减震器产业是由几个渔民先搞起来的。他问我们是不是真的。我们的回答是真的。他感到奇怪,一个产业的转移竟然这么简单!其实就是这么简单。我们告诉他,六十年代中期,海洋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衰退,渔民生存出现危机。渔民为了解决吃饭问题,为了生活,必然要寻求新的生存出路。由生存需求引发的产业转移,就是玉环汽车减震器产业萌发的直接动因。三十年前我们搞汽车减震器,是为了吃饭,为了生存;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,我们搞汽车减震器是为了发展,为了提升,为了建立玉环在国内外产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。目的不同,思考问题的高度、角度和立场、方法也就不同了。
(源自:时代汽车) 也有点夸张了 很感兴趣!有没有更详细地情况介绍呢? 事实就是这样的,玉环就是一个品牌,不过我觉得玉环应该把那么多分散的品牌进行重组整合,建立一个品牌,把它做大做强,振兴中国的汽车减振工业! 玉环的确不错 有这么邪乎吗?
没感觉。 谁这么无聊?1700多家减震器?是不是有点夸张? 呵.多了个零吧.近两千家减振器工厂 玉环走的应是由仿制贴牌到自主品牌的路,在90年代通过仿制贴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从2000年逐步建立自主品牌,走上专业化/模规化发展道路 楼主说的基本差不多,不过应该把汽车减震器改成汽车零部件就完全正确了!